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人物-

新闻人物

百度奖学金获得者王涵之: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双向奔赴”
日期:2022-06-24访问量:

奖金20万,每年评选不超过10人,

面向全球顶级高校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的华人学生,

领域内资助金额与含金量最高的学术奖学金之一——百度奖学金;

在大数据算法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有望在搜索等业务领域落地,发挥重大作用;

王涵之,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5级本科生、2019级直博生,师从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魏哲巍,研究方向为高效图分析与学习算法。其因在大数据算法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荣获2021年百度奖学金(全球十人)。


一、赤子之心,风雨引路人

王涵之百度.jpg

关注重要且有意义的问题

王涵之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故事,起念于其导师——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魏哲巍教授开设的《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在魏老师的指引下,王涵之感受到了层层解谜式的科研魅力。王涵之说,在这门课上,她反复经历着“提出问题、陷入困境、找到突破、得到解法”的过程。“刚开始会觉得有些公式定理复杂无比,在听从老师的讲授后逐渐理解了它们背后蕴藏的内涵,经过不断尝试和探索,茫然和困惑的阴霾渐渐散去,慢慢拨开了它看似复杂的外壳,明白了它的本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科研带给我的兴奋和喜悦。”王涵之十分享受思路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整个过程宛如拨云见日般,有种层层解谜的魅力。也正因如此,王涵之最终选择了读博。

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题目,是科研人普遍遇到的难题。王涵之一直怀揣着魏教授的寄语——关注重要且有意义的问题,这句话也成为了她科研选题的原则。她提到,科研选题就像摘果子,那些长在低处又结实饱满的果子早已被前辈们拿走了,留给后来者的往往是更高处的、更难采摘到的。

“留给我们的科研选题很多都是不容易解决的,现阶段的研究水平可能支撑不了我们做颠覆性的宏大命题,我的建议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同时对社会有意义的一些命题来解决。”凭空找选题很困难,可以尝试先选择一个研究问题,然后在分支中继续拓展,层层推进,越做越深。王涵之正是从小切口入手,一步步推进解决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大问题。从提出大图上单源SimRank相似度的高精度算法,到首次将PageRank Contribution的计算复杂度近似优化至理论下界,再到提出通用图传播范式和算法,她通过逐步深入挖掘,先后发表了多篇高质量文章。

不要急于否定一个选题,对于刚刚入门的我们来说,“先了解再判断”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不熟悉、不了解而轻易否定一个选题、一个领域,并认定自己对它不感兴趣,这是不明智也不可取的。”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有时所谓的“不喜欢”可能源自“不了解”。面对一个新领域,先不要着急否定,而应着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现存问题。或许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对该领域的认知会发生变化,在此之后再判断该领域方向与自己的研究兴趣是否吻合,似乎是更理智的做法。

二、行而不辍,谁解其中味

王涵之3.jpg

只要开始,再晚都不算迟

谈及科研的时间分配问题,王涵之提到,需要在保证时间投入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并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例如,在上午精力旺盛的时候看论文、做推理;在容易犯困、效率略差的下午写代码。此外,王涵之认为,“培养并行和中断接续的能力很重要”。一方面要加强多任务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她强调不必拘泥于追求完美、过分苛求自己。制定的计划没有按时完成是常见的事情,如果因为没有良好的开端或完美的执行而影响心情,则更不利于工作完成。与其浪费时间懊悔,不如大方接受现实。只要开始,再晚都不算迟。

科研过程中虽然常有突如其来的困难,但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王涵之说,算法设计与分析过程和单纯的数学分析不同,算法分析不仅涉及到理论推导,同时还需要计算机实验结果的验证,而每次当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吻合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窥探到事物本质的快乐。王涵之笑说,每次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都仿若在指挥千军万马,似乎可以通过设计程序,以指挥计算机中各种器件完成指定任务,最终实现大规模的计算目标。每次按下回车键执行程序的瞬间,就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过如果程序中有bug,那确实会瞬间被打回原形,乖乖地进行代码调试。

如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打开科研之门的“开门锁”,那么科研之路上收获的快乐、探索的惊喜则是“开门锁”的“润滑剂”。这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着王涵之的科研进步。

三、引领时代,人工智能潮

王涵之2.jpg

做有温度的人工智能

“越努力,越幸运。”大三的王涵之初次听说百度奖学金,觉得离自己十分遥远。经过四年的刻苦钻研、学习沉淀,博三的王涵之终于厚积薄发,一举夺魁。如果说收到评奖邀请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最好诠释,那么评奖过程,就是不断反思总结、完善提升自己的重要抓手。这是一次充满期待、紧张、惊喜的特殊经历,全球华人海选、40进20、20进10,王涵之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用实力征服了评委专家,证明了自己的优秀。“百度奖学金的设立,是为了鼓励更多青年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成果,能够获得百度奖学金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和认可。”

谈及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看法,王涵之特别提到了人工智能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亦如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建院愿景中所述:“做有温度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应该是有温度的、具有关怀性的、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而不能是冷冰冰的、自成一派的。人工智能研究不仅涉及到前沿技术探索,还涉及到科技与伦理、法制、经济的交叉效应分析。例如,对美团骑手的大数据监测,技术层面只会关注算法的经济性与高效性,但从人文角度,我们需要为骑手留一些弹性时间,保障他们的休息和安全。此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驾驶技术在遭遇车祸时所涉及到的伦理和法理问题等,更需要有人文情怀的人工智能人才来完成。对于如何赋予人工智能温度,王涵之表示,老师们多次强调要关注交叉学科的领域知识,注重人文关怀,以期更有效、更精准、更恰当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四、朝乾夕惕,宠辱心不惊

王涵之1.jpg

保持做科研的可持续性

漫漫科研路不仅需要专注度、自信力和坚韧性,更要有一颗“强心脏”作支撑。被问及如何缓解压力,王涵之提到,“尽量减少内耗,避免让自己情绪产生大波动,因为缓解情绪波动本身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比如,经常深夜emo,就会极大消耗我们的心力、脑力,逐渐侵蚀我们的情感和身体。”对她来说,睡饱觉、吃美食、“无糖温热”的奶茶、畅快的聊天等都是简单又管用的排压方法,她建议大家面对负面情绪积压,内心先欣然接受,再采取行动及时解决。

保持做科研的可持续性,王涵之反复强调。“本科阶段有时会加班加点,也存在为了赶进度通宵达旦编程的情况。”一旦长时间加班加点工作学习,身体就会有些吃不消。“通宵可能会把当天的问题解决掉,但不良后果也是肉眼可见的,生物钟错乱、昼夜颠倒会让我在第二天感到力不从心,记忆力和反应速度都有所下降,这实际上拖慢了我的科研进度。”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王涵之尝试调整了作息时间。“在科研过程中,长期熬夜造成的身体不适,会严重影响科研效率,通宵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具伤害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专注眼前、享受当下,白天分秒必争,晚上充分休息,就是最理想的科研状态。

2022年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对全国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时代召唤青年、塑造青年、成就青年,青年感知时代、融入时代、探索时代。加速更新的知识、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未来发展,王涵之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科研的道路上勇挑重担、奋勇争先,毫不畏惧所面对的一切艰难险阻,在披荆斩棘中开拓前进,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华丽篇章!(原创出品:中国人民大学研团工委 秦泽 秦彬彬 王琦 胡啸林 段诗涵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