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版的《人民日报》刊登了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研究生孙忠祥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登上了《人民日报》。
孙忠祥,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徐君教授,研究方向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可信个人信息助手,主要聚焦于幻觉检测、可解释性与推理能力提升。在博士期间,孙忠祥已作为第一作者在CCF-A类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篇,CCF-B类3篇,累计发表论文19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SIGIR-AP最佳论文奖等荣誉,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等,担任多个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
志不立,学无成。 2022年是孙忠祥博士生涯的起点,也是大模型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ChatGPT的横空出世,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变革,同时也暴露出大量安全与可信性问题,不可信的有害信息频频冲击人类社会。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成为孙忠祥研究道路上的核心命题。他选择深耕大模型幻觉检测与可信生成领域,并深入研究大模型内部机制,致力于为人类社会构建一层安全防线,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可靠发展。
有志者,事竟成。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导师徐君教授对孙忠祥的长期教诲。在博士期间,他不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会议与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谷歌学术总引用量近600次,申请发明专利4项,更重要的是,他的部分研究成果已成功落地于快手主站APP的搜索与推荐系统(覆盖用户超过一亿),以及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类案推送产品。以学术创新服务社会,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应用,是他始终不变的追求。未来,他将继续以人工智能安全与可信性为己任,勇攀科技高峰,助力智能时代的健康发展。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