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三校携手话科教 共筑青春报国梦 | 高瓴、信院学子与清华、北化学子联合开展团日活动
日期:2025-04-23访问量:

4月19日下午,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3级本科1、本科2班,信息学院23级图灵实验班同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36班以及北京化工大学信息学院学术科技部的学子齐聚人大立德楼1826报告厅,共同开展以“烽火弦歌九十载,科教薪传八十春”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三校学子围绕学科建设、科研规划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碰撞思维火花,共话科技报国的青年担当。

活动纪实:溯历史薪火,话学术前沿

Part 1 校史共溯:传承使命,砥砺初心

活动以三校历史为纽带,重温科技报国初心——从北京化工大学“临危受命”的建校壮举,到中国人民大学“战火中诞生”的陕北公学精神,再到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坚守,学子们深刻感受到科教兴邦的使命代代相传。

Part 2 学术对话:议题碰撞,激荡智慧

自由讨论环节中,三校学子围绕多个热点话题展开深度交流:

在科研启蒙与学业规划方面,三校学子围绕“大二进实验室”的科研路径,展开了多元视角的探讨。有人认为,早期接触实验室能通过实际项目快速积累经验,例如参与算法优化或硬件调试,从而明确研究方向;也有质疑者提出,过早投入实践可能导致理论基础薄弱,需在“通识课拓宽视野”与“专业课深度攻坚”之间寻找平衡点。讨论中,有同学分享了“以赛促学”的经历——通过竞赛项目反向补充理论知识,为“实践优先”提供了新思路。

在AI赋能与技术革新方面, “AI是助手还是枷锁?”成为全场热议焦点。一方列举“Claude”“DeepSeek”等工具,认为AI能高效处理重复性任务,例如自动调试、快速生成基础代码框架,从而为开发者节省时间,专注于架构设计与创新优化;

另一方则以“过度依赖导致代码理解碎片化”为例,强调基础工作不可替代。最终,共识逐渐清晰:工具效率与思维深度需并行,警惕“快捷键思维”侵蚀创造力。

在学习策略与职业发展方面,从“18分专业课硬性要求”到“选课先必选、再跨选”的灵活机制,学子们交流不同培养模式的鲜明特点,普遍认为严格的学分要求虽有一定压力,却倒逼系统性知识构建,总结出“阶段攻坚+日常积累”的共性经验。针对“期末突击VS平时深耕”,有同学坦言“大作业与考试结合更能深化理解”,也有同学以“寒假攻克ICS系统项目”为例,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讨论最终指向共性结论——没有普适公式,唯有在试错中寻找个性化节奏。

Part 3 导员寄语:以科技之火,答时代之问

活动的最后,三校带队导员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们强调,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计算机领域是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关键战场,当代青年的成长必须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此次团日活动不仅是学术思想的碰撞,更是精神的传承——百年前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精神,在新时代映射为高校间跨学科、跨校际的深度合作。导员们鼓励学子以“科技报国、科技强国”为使命,在开放交流中凝聚创新力量,将个人理想书写在攻克技术难关的实践中。

结语

此次活动以学术为桥,以青春为舟,为三校学子搭建了资源共享、思想共进的平台。未来,三校学子将持续深化校际联动,推动高校学子在技术攻关与学科融合中碰撞火花,同时立足“家国情怀+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搭建更多元化的合作平台,为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青年视角的实践智慧与创新动能!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