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我院召开“第三次智慧司法研究与应用”研讨会
日期:2022-06-28访问量:

2022年6月1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指导下,由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社会治理文理交叉平台和基于大数据文科综合训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次智慧司法研究与应用研讨会顺利召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刘奕群教授、刘知远副教授,四川大学法学院王竹教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创新研究部科技创新中心崔甲蓉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杨敏副研究员,航天国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汤敏董事长,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开峰教授、杨东教授,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教授、副院长窦志成教授,法学院刘品新教授等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会议。会议由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徐君教授主持,近200位听众线上参加。

智慧司法.png

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开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前一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给我们提出了重大战略任务,尤其是对社会科学而言。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的成立,目的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国家“急难愁盼”的重大战略问题为牵引,激发学科建设的内生活力与整体功能,发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交叉科学研究院的建设思路有三条,一是一定在学校层面,二是一定要跨一级学科,三是一定是聚焦文理交叉。要通过交叉科学研究院的支撑开辟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增长方向,任务非常艰巨。他指出,人民大学的学科交叉,尤其是文理交叉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特别是在智慧司法领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成绩,在学科交叉方面树立了标杆。这离不开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与法学院联手做出的很多探索性工作。我国的智慧司法实践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这样一个领域,交叉科学研究院将进一步全力支持,期待各位专家持续参与共建。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与会专家分别以类案检索中的相关性研究、面向智慧司法应用的自然语言处理、科研项目集成验证的创新与探索—以智慧法院实验室为例、融合预训练的司法判决预测方法、兼顾可解释性和可计算性的司法人工智能辅助、基于司法知识图谱的法律问答系统、“区块链+证据”的耦合创新等主题展开,介绍了各自在人工智能与法学跨学科研究工作中的成果与进展。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首先围绕在智慧司法领域人才培养项目的探索模式和面临的问题作了交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刘知远副教授表示,当前两个学科的合作更多力量在“Law for AI”,侧重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可能会产生的法学问题,而非“AI for Law”的方向。这意味着运用技术赋能法律研究和司法实践的工作仍处于比较初级阶段,并认为其背后的成因是真正具备两个学科知识体系的人才储备仍不够。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关键,也是一项时间跨度很长的项目,如果能吸引并培养更多对智慧司法抱有热情的专门人才是下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品新教授对此深表支持,他提出,法学院已经有多门课程邀请了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老师参与讲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很受学生好评,期望今后能合作量身打造更多跨学科课程。之后,与会专家还就国内外在人工智能与法学交叉领域研究进展、今后合作重点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得益于学校的大力支持,基于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发展一直是我院重点支撑方向。近期,我们团队也提出了“数据机理双驱动”的研究方式。一方面,司法领域积累了海量有效数据,另一方面,法律科学也是一门具有高度内在机理的社会科学,司法研究为人工智能技术聚焦细分领域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人工智能技术也将深刻赋能未来法学研究。我们要坚持发挥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关键性作用,抢抓基础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机遇,期待与各位专家携手持续夯实智慧司法领域的技术支撑与合作基础。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